
桂东县融媒体中心10月21日讯(记者 胡红英通讯员 黄丁力 )农业强则国强,农村美则国美,农民富则国富。回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,我县以习近平总书记“三农”思想为指引,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,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,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,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,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,“农”墨重彩地绘就了一幅幅“村庄美、村民富、村里和”的绚丽乡村画卷。
我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嘱托,把“国之大者”放在心上、扛在肩上、落在干上,坚持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,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,实现了水稻亩产从420公斤到540公斤的跨越,每年落实粮食产量6.6万吨,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二坤:以前我们用水不方便,农业机械的设备也进不来,全部靠人工种植和收割。高标准农田建成后,修通了生产便道,完善了稻田水渠,生产条件大为改善,不仅提升了稻田产量,还节约了人工成本。
过去十年间,我县一直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崛起、高质量发展道路,聚焦“一特两辅”产业定位,大力实施“六大强农”行动,全面推进农业产业“个十百千”工程,优质农副产品呈现新活力。全县形成了中药材、茶叶、高山蔬菜、楠竹、冷水米、特色小水果等主导产业,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4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04家、家庭农场504家。全县中药材、茶叶、蔬菜现有总种植面积44.2万亩,年产值9.3亿元,发展千亩以上规模化中药材种植基地26个、种植企业14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、经营大户560家;形成以清泉、桥头茶叶产业园为核心、四大规模连片的茶叶种植基地;涌现出规模化高山蔬菜类龙头企业13家,建成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7个,列入“湘江源”蔬菜公共品牌授权企业2家。荣获“全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(中药材示范片)”“2015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”“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”等称号。
湖南广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海:桂东有非常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,我们认为中药材产业在桂东大有可为。因此我们在大塘工业园建设了107亩的厂房,预计今年年底前能够投产。我们现在的种植面积有2万余亩了,明年的话,争取能达到5万余亩。
桂东县禹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论前:近年来,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,拓宽了我们的发展思路,提振了我们做好农业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。
近年来,我县创新探索农村公共服务“微治理”体系,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,积极推行“一员多用、多员合一、一网一员”的“村务员”治理模式,通过精细化管理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的“梗阻”问题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提升。我县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融合”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渐形成,“群众诉求有人听、困惑有人解、困难有人帮、矛盾有人调、喜事有人贺”的“五有”乡村治理机制深入民心。同时,通过全面推进拆违拆旧、美化亮化、改水改厕等工作,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。
寨前镇水湾村村民黄剑锋:现在我们感觉到村里面的环境越来越好了。卫生每天有清洁员(村务员)来清扫,河里面也很干净。有困难的事去找村里面的领导,也能及时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。我觉得现在住在水湾村这边生活越来越好,也住得很舒心。
责编:邓艳芳
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桥头尚义:爱心助学暖人心 兴学赋能促振兴
韩光带队赴我县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联合执法行动
伍志平赴桂东县调研基层社会治理暨乡村振兴工作
清泉镇夏丹社区为127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
普乐镇杨岭村举办2025年度奖学助学活动
致敬生命护佑者!桂东举行第八个“中国医师节”庆祝活动
桂东县应安委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成员会议召开
沤江镇:教育基金奖学助学 凝聚爱心共筑未来
下载APP
分享到